图书标签: 社会学 现代性 吉登斯 社会理论 文化研究 英国 晚期现代性 社会
发表于2024-07-31
现代性的后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
《现代性的后果》主要内容简介:在这本重要的理论著作中,作者从一种全新的、富有启发性的角度阐释了与现代性相联系的制度变革。他认为,在世纪终结之时,我们并没有进入后现代性时期,而是进入了“盛期现代性”时期。在这一时期,现代性的后果变得前所未有地激剧和普遍化。由此,他更现实地考察了许多人备加褒扬的现代性的各种严重后果,着重讨论了极权的增长、经济增长机制的崩溃、生态环境的破坏、核冲突与大规模战争等问题,并且探讨了人类在这些问题面前的出路。无论是对于专业学者,还是对于一般读者,《现代性的后果》都具有极高的价值。
安东尼·吉登斯(1938— ) 战后英国最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,1938年出生于北伦敦的埃德蒙顿,1976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,先后任教于莱切斯特大学、西蒙·弗雷泽大学、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剑桥大学,1997年起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。吉登斯一直处于当代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前沿,他的著作综括了近三十年来的社会政治变革,尤以构成理论和“第三条道路”的学说为全球学界所瞩目。他还是布莱尔政府的重要智囊之一。他的主要著作还有:《社会学》(1982)、《社会的构成》(1984)、《民族国家与暴力》(1985)、《超越左与右》(1994)、《第三条道路》(1998)。
要点:1、现代性的四个制度性维度(体制性维度):资本主义、工业主义、民族国家的监督机制、军事力量;2、后现代性被看作是脱离或超越现代性的诸种制度的内在转变;3、现代性动力机制:时间-空间的分离与延伸、脱域机制(联系时空延伸,行动或关系的“不在场”但依然发生作用;包括:对象征标志和专家系统的信任/信赖)、知识的反思性运用。
评分老生常谈,看看核威胁和生态环境被他提了多少遍吧!初看「社会学」时会觉得有意思,再看这本就觉得非常无趣啦。那些觉得赞的,我们看的真的是同一本吗?以及翻译还能更水一点吗简直到了影响理解的程度!
评分主要体现了吉登斯对现代性理论范式的提出,及对现代性发展的反思。笔者虽在书中反复强调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的界别,但并未降低其观点的晦涩性。思维、行文的逻辑明显昭示其理论基础与结构主义关系紧密。主观感受是有点玄,飘忽不定难以捉摸。
评分一脉相承,言简意赅
评分本书详尽地阐述了与现代性相联系的制度变革,并提出一个新的概念:脱域问题。而这又引发现代社会的信任问题,从而产生现代社会的危机。大众传媒在社会关系与社会互动的脱域化中起到重要作用,同时也是作为象征标志和专家系统的传递媒介,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。吉登斯认为,我们并没有进入所谓的后现代社会,而是进入了高度现代性的时期,这个时期,现代性的后果变得前所未有的激烈和普遍了。本文考察了现代性的诸种后果,谈论了极权的增长,经济增长机制的崩溃、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,提出了人类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出路何在。
思想很犀利的一本书,可惜不少关键的地方明显译错,比如对脱域的界定、前现代与现代的信任与风险环境对比。建议若要引用,应对照原文。附一段原文,我觉得应该这么译:the 'lifting out' of social relations from local contexts of interaction and their restructuring acro...
评分(把作业搬上来,督促自己认真对待文字,读而有所得,像导师说的那样:如果你没有用力思考,没有给出强有力的回应,那何谈尊重过作者) 吉登斯现代性观点简述 在本书开篇,吉登斯(2011:1)首先简要地定义了现代性,即“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,大约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,并且在...
评分远与近 《现代性的后果》124页,吉登斯引用梅罗韦兹的话:一个人正在与世界的另一边的一个人通电话,与同房间的一个人相比,他与远处的那个人的距离倒更近一些(同房间的这个人无非是问问:“谁来的电话?她说什么?”,等等)。 显然,在这里交流的信息量的多少,是衡量所谓...
评分这本书否定了利奥塔等人对于“后现代社会”的提法,利奥塔的“后现代”社会是一种哲学认识论意义上的革新。而作者认为,现在只是进入了现代社会的全盛时期。 其负面结果包括:人的过度分工和重复劳动、政治权力的强化行使、自然恶化、军事冲突的威胁等。 其表现就是:时间和...
评分【第一部分】 利奥塔:后现代性。扬弃宏大叙事、进步论、历史规律。知识的多样性。 反对:关于社会的系统性知识仍然是存在的。 现代性:社会进化论叙事 现代性:断裂 社会学经典创始人:马克思、涂尔干、韦伯都注意到现代工厂工作的不良后果。前两者认为现代性自身能解决之...
现代性的后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