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書標籤: 許倬雲 曆史 中國歷史 許倬雲 我者與他者 歷史 中國文化 (港颱版)
发表于2024-07-22
我者與他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
「我是誰?誰是他?」今天對何謂「中國」及「中國人」,我們都已有一定的共識,但原來在歷史上,「中國」及「中國人」的身份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概念,而是變動不居,要不斷通過與邊陲族群及其他國族的互動、交往,「異端」思想的挑戰,以及西潮的衝擊,纔能夠使這兩個概念日漸明晰。這個對「中國」及「中國人」定義的歷史考察,正是史學大師許倬雲教授繼《萬古江河》後,在這部新作中的核心主題。
在本書中,作者以治史數十載的深厚功力,摒棄瞭中國文化本位主義,打破純粹以疆域、族群的界定方法,同時結閤社會科學角度,從世界文化的視野闡釋由史前時代至當代,「我─他」關係於中國歷史上的發展歷程、互動和轉摺。本書的主角─「我者」與「他者」,「我者」是指位居中原核心並掌握文字記錄及豐厚資源的族群;相對而言,「他者」則被視為「非我族類」,僻處邊陲。這種「我─他」關係除具身份問題的意義外,也涵蓋多個範疇,包括:中國─其他國族、中原─其他族群、中央政權─地方社會、社會上層─平民、文化正統─新興信仰等。經過與「他者」的不斷衝擊和交往,中國這個「我者」日漸壯大起來,內涵也更形豐富。
展捲閱讀,我們既能對自身「中國人」身份的形成過程有更具深度的歷史反思,也能對我們處身於其中的中國社會和文化的未來發展走嚮,採取一個更宏觀的視點,抱有更開放的態度,畢竟今天的中國文化,正是經過與歷史上無數的「他者」的糾纏融閤,推陳齣新而形成的。
許倬雲,先後執教於颱灣大學、美國匹茲堡大學,1986年榮任美國人文學社榮譽會士。許氏著述等身,不但在中國文化史、社會史和中國上古史等領域有精深造詣,同時也嫻熟西方歷史,更善於運用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。作品有《中國古代社會史論》、《西周史》、《漢代農業》、《萬古江河: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摺與開展》等近40部專著。
小失望。 做個小讀本確實可以,但對許先生的期待不止這點。。。
評分談起大歷史 難免像民科
評分談起大歷史 難免像民科
評分淺顯且邏輯不甚嚴謹。念及此書不過為演講稿之擴充,且其大方嚮頗有價值,故而減二加一。
評分不同文化、族群尤其是中原政權、種族作為「我者」與邊遠地區人群的「他者」之間,或為主,或為客,在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等方麵互相影響,以及內部的演變。缺陷是點到即止,不夠全麵深入。
读书要找准定位,此书作为一份补写了一二的讲稿,自不能以专著苛责,有观点似待商榷(如明朝防备帖木儿而下西洋云云),有些言语似嫌苛烈(很显然许先生对清朝极无好感,对其论述有点“新清史学”的影子,但又摆脱不了“满清”的定见,当然,这大概是为了服务于“我者与他者”...
評分许之我者与他者,按其自己的说法,乃是:一、中国与他国族的互动;二、中国本部与边陲族群的互动;三、中央政权与地方社会的互动;四、社会上层与下层的互动;五、市场经济网络的运作;六、文化学术层面,主流“正统”与“异端”的挑战者之间的互动。作为一本由演讲噶扩充而来...
評分时下学者对“中国经验”、“中国模式”已多有议论,有关“经验是什么”、“模式是什么”的总结与争鸣蔚为大观,围绕着中国有何特殊性有何普遍性,各门各派聚讼不休。可是,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:“中国是什么?”身为史学家的许倬云学贯中西,精研古史又常...
評分一般情况下我是极少给二星的,但这次确实是难以掩饰地感到失望。这本书仅9万字,却想把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塞到一个框架里去,视野太大,以至于无法驾驭。不能说毫无见地,但大部分只能说胜义不多。如果是写给中学生作为历史扫盲读物也罢了,权当在地铁上翻翻,但这却是“余英时历...
評分所谓我者与他者的区别就是借由你我的差别来重新认识我是谁。 现在的中国是否还是以前的中国,我们重新定义的中国是如何从历史中形成的。 许试图从文化、政治结构和经济网络来对中国进行论述,因此天下是文化上的,而朝代是政治上的。天下是以中原为圆心,向四周扩散。而朝代则...
我者與他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