緒論/ 1
第一節閤成的影像與技術至上的時代/ 2
一、動漫藝術實踐的新探索/ 2
二、理論的推動力/ 4
三、動漫産業的藍海開拓/ 6
第二節新的經驗和舊的範式:*塊莖*對*鏡與燈*的挑戰/ 9
一、復製文化時代:藝術理論的*媒介轉嚮*/ 11
二、虛擬文化時代:*塊莖*對*鏡與燈*的挑戰/ 13
三、新媒體藝術:運動的作品/ 19
第三節新媒體動漫研究的基本思路/ 25
一、概念的界定/ 26
二、相關研究狀況梳理/ 32
三、研究方法和意義/ 34
四、研究思路與邏輯結構/ 35
第一章開放的作品:動漫新軌道的理論起點/ 38
第一節新媒體語境下藝術研究的範式轉移/ 39
一、 文藝批評的範式轉移/ 39
二、藝術批評的交互網狀範式/ 41
第二節動漫新軌道的概念、要素和內涵/ 45
一、*軌道*的濫觴/ 46
二、動漫新軌道的定義/ 46
三、動漫新軌道的構成要素/ 50
四、動漫新軌道的理念價值/ 57
第三節動漫新軌道的係統結構/ 60
一、動漫新軌道媒體係統及特徵/ 61
二、動漫新軌道的社會係統及影響/ 64
三、動漫新軌道中的文化係統及特徵/ 65
第四節動漫新軌道的理論溯源/ 69
一、從互文性理論到超文本/ 70
二、從多級傳播到泛層級傳播/ 73
第二章再現與錶現:動漫生産新軌道/ 77
第一節從手工到比特:動漫技術與觀念的演進史/ 78
一、動漫生産技術發展的三個階段/ 78
二、新媒體動漫生産要素的變革/ 86
三、動漫生産新軌道的藝術理念/ 91
四、新媒體動漫的三種屬性/ 95
第二節從數字技術到數字美學:新媒體動漫的藝術本體的變革/ 100
一、藝術的技術智力維度/ 100
二、技術的智力美學/ 103
三、從數字技術到數字美學:新媒體動漫的藝術本體的變革/ 105
第三節從作者到網眾:新媒體動漫的創作者生態的變革/ 115
一、*大規模業餘化*構建動漫創作*微力量*/ 116
二、新媒體上動畫創作者生態構成/ 120
第四節微藝術:媒體微化趨勢下的藝術錶現/ 124
一、微藝術的分類/ 124
二、微藝術的含義/ 125
第三章編織與重組:動漫傳播新軌道/ 134
第一節媒體分散:動漫傳播新軌道的崛起/ 134
一、動漫傳播新軌道的起點/ 124
二、動漫傳播軌道的類型/ 142
第二節動漫傳播新軌道的模式/ 145
一、動漫傳播新軌道的分類/ 145
二、三種新媒體動漫內容的傳播軌道模式分析/ 153
三、動漫傳播新軌道的理念/ 169
第三節協作重組:動漫傳播新軌道的特質/ 170
一、新的動力結構:強互動與強反饋/ 171
二、新的呈現觀看方式:交互的屏幕/ 176
三、新的信息組織方式:*個人門戶式*結構/ 179
第四章沉浸與越界:動漫消費新軌道/ 183
第一節鑲嵌:動漫消費新軌道的構建/ 183
一、動漫消費新軌道的構建要素/ 183
第二節雙重凝視:動漫消費中文化過程與經濟過程/ 192
一、動漫産業中的*兩種經濟*/ 192
二、*兩種經濟*理論視角下的傳統動漫産業/ 195
三、動漫新軌道中*兩種經濟*的價值重構/ 197
第三節虛擬異托邦: 新媒體動漫中的亞文化社群/ 204
一、流動的空間:一種地形學/ 205
二、虛擬異托邦:新媒體動漫亞文化社群分析/ 214
第四節交互的屏幕:彈幕、場景和社會角色的變遷/ 223
一、移動互聯時代的*場景*內涵/ 224
二、彈幕:作為一種內容*場景*的要素分析/ 226
三、彈幕場景與社會角色變化/ 229
第五節價值網絡:動漫消費與産業發展的新模式/ 237
一、傳統媒體與動漫産業鏈發展/ 238
二、交叉網狀傳播與動漫價值網絡建構/ 240
三、基於價值網絡模型的動漫産業價值分析/ 243
結論/ 248
一、關於*動漫新軌道*理念的基本結論/ 250
二、未盡的研究:政治經濟場域與動漫新軌道的關係研究/ 251
參考文獻/ 255
附錄/ 264
緻謝/ 271
· · · · · · (
收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