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書標籤: 經學 楊伯峻 經學 文獻學 楊伯峻著作集 散文隨筆 工具書 中國文學
发表于2024-06-18
經子淺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
《經子淺談》是楊伯峻先生講解古代經書、子書和平生治學大要的書,非常通俗生動,平易近人,特彆適閤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年輕朋友閱讀,是快速瞭解傳統經典的最佳入門書之一。作者還在本書中講瞭他怎樣和《左傳》結緣,怎麼作的《論語譯注》和《孟子譯注》,以及前輩學者楊樹達和黃侃對他産生的學術影響等。
楊伯峻(1909~1992)語言學傢。原名楊德崇,湖南長沙人。193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,曾任北大中文係副教授、中華書局編審、中國語言學會理事等。他在語言文字領域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古漢語語法和虛詞的研究方麵,在古籍整理和譯注方麵貢獻尤大,代錶作有《論語譯注》《孟子譯注》《春鞦左傳注》等。
有意思的短篇文集,可以一讀,不必深究,等人的時候翻的,還有40多頁沒有看完
評分方在入門級都算是淺顯。很一般吧。
評分本來應讀《經書淺談》,不想卻錯買成《經子淺談》。略有拼湊感,楊伯峻先生語中似常有偏頗意。
評分可以一看,但不推薦。盡管楊氏學養深厚,但在規模與深度上,與前賢仍有差距。此書比起呂思勉的《經子解題》,幾乎可以說拿不齣手。以《春鞦》三傳的介紹為例,楊氏因《左傳》研究名傢,故而尊《左》而抑《公》、《榖》,失之偏頗。楊氏讀書不博,其推重《檀弓》之敘事,以為獨見;殊不知呂思勉在《經子解題》中早有論述,且以《檀弓》為先秦敘事之極則,比之楊氏雖稱許《檀弓》,仍列於《左傳》之下的狹隘態度,不知要高明多少。
評分科普
匆匆忙忙几十年,不知已过小半生,还是大半生,惭愧的是,还未通读论语。以前常想通读论语,竟然明日复明日,复到最近,总算通读了,不仅阅读了,还朗读了。为何常想通读论语,理由很单纯,因为看书时常和子曰不期而遇,教科书上出现过的子曰还好,毕竟熟悉,还有一些子曰所见...
評分匆匆忙忙几十年,不知已过小半生,还是大半生,惭愧的是,还未通读论语。以前常想通读论语,竟然明日复明日,复到最近,总算通读了,不仅阅读了,还朗读了。为何常想通读论语,理由很单纯,因为看书时常和子曰不期而遇,教科书上出现过的子曰还好,毕竟熟悉,还有一些子曰所见...
評分匆匆忙忙几十年,不知已过小半生,还是大半生,惭愧的是,还未通读论语。以前常想通读论语,竟然明日复明日,复到最近,总算通读了,不仅阅读了,还朗读了。为何常想通读论语,理由很单纯,因为看书时常和子曰不期而遇,教科书上出现过的子曰还好,毕竟熟悉,还有一些子曰所见...
評分匆匆忙忙几十年,不知已过小半生,还是大半生,惭愧的是,还未通读论语。以前常想通读论语,竟然明日复明日,复到最近,总算通读了,不仅阅读了,还朗读了。为何常想通读论语,理由很单纯,因为看书时常和子曰不期而遇,教科书上出现过的子曰还好,毕竟熟悉,还有一些子曰所见...
評分匆匆忙忙几十年,不知已过小半生,还是大半生,惭愧的是,还未通读论语。以前常想通读论语,竟然明日复明日,复到最近,总算通读了,不仅阅读了,还朗读了。为何常想通读论语,理由很单纯,因为看书时常和子曰不期而遇,教科书上出现过的子曰还好,毕竟熟悉,还有一些子曰所见...
經子淺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